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生物产业学院两项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通过省科技厅专家鉴定(图)

来源:生物产业学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20130517_153642.jpg

 

本网消息 (生物产业学院 供稿)2013517日,俄罗斯会员专享生物产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大头菜传统加工技术改造及系列新产品开发”、“优质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两项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工业发酵设计研究院、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组成的专家组参加成果鉴定。两个项目主要负责人刘达玉教授、邹强博士和李翔博士为专家组作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专家们对涉及成果的相关资料、成果证明和开发产品进行了认证审查和质询。

 

专家认为,大头菜传统加工技术改造及系列新产品开发项目根据四川省特色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与多个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了微创风干、高活性发酵菌强化发酵、纯菌种扩大培养发酵等大头菜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研究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构建了先进实用的大头菜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技术的集成应用,建成产业化开发基地,开发出系列高附加值新产品,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优质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该项目依托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有机姬菇和有机金顶菌为原料,首次采用吸尘式超微粉碎先进工艺和设备,根据原料营养特性,优化了产品配方和工艺设计,形成了鸡味菇精和鸡精调味料的精深加工技术,研制了鸡味菇精和鸡精调味料新产品,制定了产品企业标准,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搭建了产学研科技合作平台,对四川省及成都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专家组认为两个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川科技厅领导和成果处负责人对俄罗斯会员专享在四川省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予以了高度评价,并认为依托于俄罗斯会员专享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平台、立足肉类研发优势,通过不断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目前学校已经在特色杂粮、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领域具有了一定影响,同时又向食用菌、泡菜、调味品等不同领域拓展,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的团队,彰显了我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

 

(学生编辑 王夕彦 责编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