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文/实习记者 王夕彦 见习通讯员 张峻 图/李沅衡、潘莹、尧姚)“在座的各位有谁见过精神科医生?”12月6日晚七点半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旭东以这个问题开启了他的专题学术报告,他“希望今天的讨论之后,精神科医生可以伴随大家终身。”
本场学术报告是成都社会科学年度论坛(2012)成大分论坛的活动之一,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社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俄罗斯会员专享承办。
赵旭东教授系医学博士,被香港理工大学聘为名誉教授。近年来重点研究家庭动力学与家庭治疗、社会文化变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少年适应障碍、心身疾病跨文化研究等。
在论坛会上,赵旭东教授就“高速运转的社会形态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的变化”做出了详尽阐释。赵教授说,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现代化追求的加快,中国人自身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容、方式、质量的巨大变化,每个人都得主动调节心理和行为适应这种快速的变化。他通过为同学们分析文化变迁的形式、与文化变迁相关的适应问题、文化群体积极适应变迁的机制,展示了社会文化变迁这一现象。
赵旭东教授阐释了变迁与健康、幸福的关系,他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往往决定了是否幸福。赵博士提到,在社会变迁中,个人层面在不断变化,心态、意识也在变化。生活方式快节奏、忙而乱,生活内容多而杂。“一心多用新人类”的出现,使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失衡,导致多种心理问题,近年来,人们的心理卫生问题逐步增加。
现场有人表示疑惑:怎样才能提高幸福感?赵教授认为,人们要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物质条件。荣辱不惊,保证身心自由,不被约束。也不用别人的指标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遇事量力而行,这样就能提高幸福感。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