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2年10月17日《俄罗斯会员专享报》(总第290期)
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成大企业管理系,在成都地区第一批开办企业管理专业,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经济管理学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办学三十多年来,培养毕业生近万名。经过近五年的专业调整,现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4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
“在人才培养中,我们积极探索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路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教学质量。”学院党总支书记向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秉承“创建办学特色鲜明的城市型综合大学”宗旨,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己任,以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培养“明道优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管理类人才为办学理念。
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管理竞赛多次获得优秀成绩。2012年10月,记者走访了经济管理学院,了解其在实践教学上的探索之路。
小小沙盘 模拟实战
走上第三教学楼四层,近半的教室是经管学院的实验室。在3412财务手工模拟室,5人一组的兴趣小组用纸上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每个沙盘代表一个微型公司,小组里的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市场预测、产品研发、生产决策、产品销售、资金运转等任务,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由此,沙盘也被称为管理者经营理念的“实验田”。
为了熟悉沙盘的操作,新学员将学习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对抗课程,此课程将把参加训练的学员分成4-6组,每组4-5人,每组各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公司,在这个训练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六个公司是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他们从先前的管理团队中接手企业,在来自其它企业(其它学员小组)的激烈竞争中,推进企业向前发展。在这个课程中,学员们必须做出众多的决策。例如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设施的改造、新市场中销售潜能的开发等等。每个独立的决策似乎容易做出,然而当它们综合在一起时,许多不同的选择方案会对决策带来不同影响。
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程序、市场与销售、财务、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沙盘是erp-葡萄园工作室的“宝贝”,是他们在工作室学习和实践的核心。经管学院的学生通过每年的招新选拔进入该工作室。erp-葡萄园工作室旗下还设有ERP沙盘学习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安排成员进行ERP沙盘训练、交流学习与素质拓展等活动,而工作室与兴趣小组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将有机会参加每年5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参加了两次“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的同学方萌告诉记者,参与沙盘模拟经营就像是玩大富翁,很有趣,有很多筹码,在做决定时要有全局观念。如今,他已经毕业,在连云港一家公司,负责矿石进出口,收货、验货、采样工作。沙盘模拟经营让他学会了很多实际操作中有用的东西。
管理课程一般都以理论+案例为主,比较枯燥,在实践中很难把这些理论迅速掌握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通过模拟沙盘进行培训增强了娱乐性,使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游戏进行模拟可以激起参与者的竞争热情,也让他们有了学习的动机——在竞争中获胜!
2009年学生参加“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并尝到了甜头,夺得四川总决赛季军。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同学告诉记者,刚起步时,很辛苦,都处在摸索阶段,甚至沙盘用具都不足。
此后的几年里,学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经管的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便一直活跃在“用友杯”、“金蝶杯”创业大赛暨沙盘模拟大赛的赛场。经过近四年的历练,今年由葡萄园学生竞技工作室负责人蔡同学带领的五人团队夺得比以往更好的成绩,汗水收获果实。蔡同学告诉记者,长期操作沙盘模拟使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做事情之前,先模拟一下场景,考虑结果后再去做事情。对企业的认识更透彻,也熟悉了企业的运作。
10月份,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沙盘训练,有67个团队参加培训,覆盖300多人,主要面向经管学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周末还将进行小组比赛,选出优秀的小组或学生作为参加下学期比赛的候选。erp-葡萄园工作室就是这样用“以老带新,以赛代练”的方式运行着,先学者带后学者,激发潜能。通过模拟企业运作来培养丰富的沙盘实践经验。以团队形式竞赛,组员共同商议对应策略,从而培养其团队意识。
双管齐下 摸索中前进
在理论的学习上,学院增加了专业课时,并在各个专业开设导论课程,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在实践上,学院有六个学生技能训练工作室,分别是erp-葡萄园工作室、eLife-电子商务工作室、eFac-财会工作室、eMac-营销企划工作室、eMcs-管理咨询工作室、eCul-企业文化讲堂。
说起eLife-电子商务工作室的创办,还要2010年“敦煌网”部门经理户乐乐女士到校作讲座说起。这次讲座让同学对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很感兴趣,学校便资助电子商务团队在网上开了一个二手货淘宝售卖网站。就在这一年,学院与神农公司的合作,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由企业资助比赛,并免费举办管理咨询讲座,假期派工作室中优秀的学生前往公司学习实践。每年一般是2~3名。
eCul-企业文化讲堂主要是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分析企业文化,并邀请该行业中的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作为评审嘉宾。这就给了同学和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可以了解企业运作、销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的协调等。让企业了解现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也让同学可以根据企业的反馈,知道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便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提高自己。
eFac-财会工作室着重对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在商科院校的技能大赛上你会看到他们惊人的点钞速度、绘制简洁实用报表的能力、以及他们精打细算的本领。为了让学生深入实践,学院甚至还为学生寻找校内顶岗实习或轮岗见习机会,现已有100余名学生到计财处等部门财务岗位进行了轮岗见习,有10余名学生得到长期顶岗实习机会。
eMac-营销企划工作室采用SimMarketing营销模拟实验软件开展营销策划模拟训练,每学年举办一次院级营销策划实战大赛。
eMcs-管理咨询工作室主要协助老师开展一些具体的项目操作。工作室曾成功负责成都烟草物流公司8S管理项目,通过实地开展项目让工作室的成员学习到知识。目前,工作室总共有5个学生成员。由于管理咨询有点难度,所以有一个带头的老师是很重要的,成员也一般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基于工作室人不多,学员和老师私下交流或者到实地考察项目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学监会 架起沟通桥梁
日常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很难传达,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和要求也不能有效传递。经管学院通过建立学监会、学监会的良好运行,架设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监会成立于2006年,有学术部、学监部、行政部三个部门。学监部每月一次集中搜集反馈教学信息,畅通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情况反馈的渠道,让工作有了更高的效率。行政部主要配合教务办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教师信息搜集和教学效果测评的工作。除此之外,学监会通过学术部组织学生项目团队,更加强了指导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和交流。
学术部负责管理竞技联盟工作室,还负责科创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学生自发组成小组申报项目,组织社科类项目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的方式,进行立项并且完成。学监部负责立项及完成过程中的监督审查,其过程大致为:申报→评定→调研→出成果(报告或者论文),要求论文必须在学术类期刊发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实际能力。
2011-2012学年共申报项目21个,其中11个获“科创杯”立项,10个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获得立项的项目团队将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审定等级,并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21个项目中获一等级的1个,二等级的2个,三等级的8个,一般等级的11个,分别有4000元、2000元、1000元的经费支持。各项目配有收支明细单,详细记录经费的使用情况。(文/张艺芳)
(编辑 杨春霞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