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第一要务

文:新闻中心 来源:《俄罗斯会员专享报》284期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7日
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在高等教育的四项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是培养人的教育实体,因此,人才培养是所有高等学校最重要、最根本的职能。高校只有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把本科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才能为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每年年终教学质量评价排名未进入前50%的教师不能参加评优”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执行着这样一个规定,“学院教师每年年终教学质量评价排名未进入前50%者,不能参加年度评优。”该规定在文新学院已执行了两年,学院上下对此已达成共识:“不能在三尺讲台上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不是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

  “作为高校的老师,我们的首要工作便是教书育人,在每年学院的年终评优中,教学质量评价排名一直是一个决定性的依据,排名严重落后,哪怕你拿到再牛的科研立项,有再多的荣誉称号也不能参加学院评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平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实施这个举措的初衷。

“大学需要一大批安心教学、潜心育人的教师。他们应该执着于研究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特点,把每一堂课当作自己的‘作品’,使学生乐意听,且收获大。大学教师除了本身功底深厚外,还必须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能够并且善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否则大学教师和一般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就没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了。”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


  一所优秀的大学,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让人啧啧赞叹的,肯定是众多名师甚至大师的引领下 “广育人才”、“多出精英”的故事,因此,大学的品格与层次总是体现在对学生具有重要、深刻影响的老师和品学兼优,学有所成的学生身上。

  几千年以来,教师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承担着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增进学生的人生幸福等等重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社会公认的现代大学的四大职能,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要务,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因为大学排名、社会评价体系指标的局限性,让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这让许多教师身不由己地花大量的精力追逐科研上出成果,对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渠道更多元,不再只是局限于权威和书本,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与他们钦佩的人交流,向他们学习,他们走进大学,希望在这里寻知、寻梦,积累自己一生受用的知识、能力和品格。

  据一项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大学老师” 的调查,学生喜欢的大学老师一般有如下特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对学生真诚、坦荡,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课堂上严肃认真、态度和蔼可亲。能协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可见,当今的教师,要完完全全让学生喜爱,还真不是一件易事。“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是站稳三尺讲台,把学生教好。如果一名教师,只花很少的时间在教学上,在学生身上,除非他确实能力太强,否则是不可能赢得学生尊敬的,教师只有千方百计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

诚然,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课程本身的属性,学生素质和认知程度的高低这些客观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打分,“我们承认客观因素的存在,用一次的排名结果否定一名老师肯定有失偏颇,但长期处于排名靠后的老师肯定是要从提升自我入手的,而且据我们的观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总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教学效果好的老师不会因为对学生要求严格就被学生评得很差,我们学院王珏老师,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会自发地起立鼓掌,这样的老师会在课堂收获多少成就感,她的排名在学院就没有靠后过。所以,不要以为我们的学生好糊弄,你的课是不是用心上了,你是不是在真诚地用心与学生交流,好学的学生心里如镜子般清楚。”


把学生教好,做真学问


  目前,“教学质量评价排名未进入前50%的教师不能参加年终学院的评优”这一管理制度在文新学院执行良好,“在外面再牛的老师,如果教学质量评价排名结果不好,在学院,他也得虚心学习,这是一个必须的导向,是对教师、对学生负责的做法。”

  我们从不否定科研的重要性,对高校教师来说,科学研究也是其重要的职责,教师应该将自己来自科研的最新、最前沿信息应用于课堂,这对于教师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都不可缺少。所以,“我们特别崇尚做真学问——即真正站在学科或专业应用领域最前沿、治学严谨的教师,只有他们才能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信息与资讯。”

  对我们这样一所原来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来说,采取特殊政策来刺激、调动科研的积极性,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我们绝不能顾此失彼,忽略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大学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既要支持教师承接国家、地方、企业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做出成果;更要鼓励广大教师专注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资源分配应向他们中的优秀者倾斜,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尊重与承认。

  “把学生教好,做真学问,这就是文新学院的价值导向。”谭平教授这样总结道。(文  春夏)


    (编辑 练丰丽  责编  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