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医护学院实验室负责人牛蓓老师介绍到,随着学校逐年加强医护学院的设备资金投入,将逐步解决以往仪器老旧破损缺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医护学院实验室的条件和水平。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利用 促开放
理工科的学生不仅要求有清晰理智的逻辑思维,对动手能力的要求也相当高,而学院的实验条件是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最重要因素,记者采访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
新学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搬到了新的教学楼,教学环境得以改善,教学实验设备条件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目前信息学院实验室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重点实验室面积有400多平方米,实验室新增面积达300多平方米。新学期新增180台教学用计算机,实验室数量也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9个。每个实验室可容纳30至40人,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全天开放,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和学习空间。
目前,学院的专业实验室主要用于数学建模竞赛、服务外包创业应用大赛、承办大学生ACM—ICPC程序设计大赛等。学院正在准备将所有实验室对学生完全开放,“对学生开放受困于实验室的维护管理难题,目前正在想办法解决,估计在下个月将会对外开放。”
实验室负责人苏长明说:“实验室教学环境总的来说是变好了,但是还不够,还需要扩展。”学生对新学期实验室的改变大多比较满意,“很多新的电脑用起来很流畅,环境也变好了。”
文科实验室建设速度加快
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的文科学院的教学设备及实验室建设也在逐渐加强,我们对学前、文新、艺术、美术四个文科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具体情况、现状和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了解。
学前教育学院:规模大、程度深
学前教育学院近年来,在学校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共拥有儿童行为观察室、奥尔夫音乐活动室、蒙台梭利工作室等10间专业实验室、4间实验办公室,其中新增不同功能的实验室有8间,面积达900多平方米。新增实验室的配套设施正陆续到位,开始投入使用,专业实验课教学有了基础保障。
学院已与成都市上百所幼儿园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场地。在未来,学院将朝着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师生人数、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室最多的学前教育学院这个目标努力。随着成大附属幼儿园规划的启动,学院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努力将学院建成中西部学前教育中心。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学校看到附属幼儿园,学生可以直接在学校里开展实习,收获实习实践经验,老师也可以使课堂内的课程更加丰富有趣。
文新学院:打破传统观念,改进教学设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与成大同时诞生的中文系。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只有理工科才需要实验室。但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文新学院在实验、实训教学设备改进方面一直是与时俱进。特别是在近两年,新增了包括65套电脑在内的5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设备总资产达到92万,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院目前拥有演播室、电子编辑室等8间实验室,并以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了“传媒中心”等多个学生实践、实训的工作室,开展新闻采编等技能实践,让实验教学设备真正发挥了应有作用,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
学院的未来规划则是希望通过学院加强实验室建设及规范管理,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全面满足广电专业教学的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学院准备在2015年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面向全校师生;更为长远的计划是希望能够实现校企联合,既能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又能发挥企业的助学优势,将育人和用人两大关键环节衔接起来。
艺术学院:全方位、全功能
艺术学院的设备总资产已达200多万。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上,艺术学院关于影视传媒专业教学设备扩建的提案和关于为文科实验室配够实验技术人员的提案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提案建议得以落实,艺术学院的硬件设施大为改善。
学院为编导、播音主持和表演专业新建了两个实验室,加之以前的非线性编辑室,共有三个实验室。新建的演播机房里有三个机位,带有蓝屏,便于同学们制作特效;学校在师生活动中心改建了一个多功能表演厅,为同学们进行表演及训练提供了更为专业的舞台。除此以外,学院根据教学需要更新了乐器设备、音像播放设备以及各类音像资料。学院目前拥有33台摄像机,其中高清摄像机17套,基本满足教学、实验实训需要。
硬件设施逐步到位后,学院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开发开设实训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团队,学院已开始整合资源,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实践,更好地将产、学、研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争取“立足成大,覆盖成都”,与企业合作制作开展影视制作。
美术学院:专业化、强技能
俄罗斯会员专享美术学院是西南地区率先使用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教学单位。学院的实验中心发展至今,已拥有以省级“数字动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龙头的专业设计实验室9个,主要承担全院学生的实验、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实验教学内容涵盖设计、绘画、动画三个系。现有实验室面积870平方米,截止到2012年3月拥有总价值643万元的高配置实验教学设备,除了满足常规教学需要外还可以完成平面、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数码影像录制编辑等工作。
学院实验中心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组建了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该实验队伍科研、教学成果丰富,带头人都是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这也是该中心的一大特色。
美术学院对于未来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则是:以实践、实训为主,大力发展实践基地,切实体现实验、实训教学的根本作用。目前已经建设了校内“酷巴熊”和“盛锦数码”两个以动漫为主的实践基地,校外以面对艺术设计为主的“许燎源艺术设计博物馆”和面向全院所有专业的“三星堆”“三都”博物馆为辐射的实践基地。
学校加大对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及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在实验技术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在近几年里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各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基础上,学校将支持和鼓励学院开放实验室,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保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龙伟凤 刘诗阳 谢宇超 周丹 张海鹏 图/段迷迷 孙宽 秦杰)
(编辑 杨春霞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