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腾讯教育频道邀请,学校党委书记屠火明于9月2日晚7:30到8:30与大学生畅聊大学生活规划,并在随后接受了学生记者的采访,本报将屠火明与学生“面对面”的精彩细节呈现如下,让我们一起来借鉴,理解,模仿。
◆大学生活规划的重要性:
规划是便于你集中力量向前发展,如果你规划了,你的人生可以集中力量起码在你规划方向的60度到90度之间不断发展,如果没有规划,360度都是方向,你便只能在原路打转。
网友提问:您好!进入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有的热爱于学生工作,有的热爱于兼职工作…… 规划重点不同对以后的影响就不同,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活规划”才算好的规划呢?
屠火明:高中的同学把时间和思想压缩到几乎在一点上——高考成绩,到了大学感觉思想和时间有非常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貌似大学很轻松,时间很宽余。但是到了毕业是回头一看,有那么多有“心计”的伙计已经远远在我的前面——什么原因?因为他在进入大学是“有城府”的。
◆应如何规划:
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哗众取宠,要脚踏实地。生涯规划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生的推进而不断调整的,是对人生大致方向的制定。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调整适合的角度。
注意,只要在大学生活中你的目的比较明确,我们所谓的规划其实是很平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状态的一种调整。我愿意参加社团活动、我想好好读书不旷课、我要沿着我的专业发展下去之类的,这就是一种规划!
网友提问:屠老师,您认为一个人一生是认真从事一种工作好还是多挑战不同工作更好呢?您当初毕业的之前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明确的一个规划呢?
屠火明 : 因人而异,但是30岁以前可以多尝试,任何经历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但自己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要对得起自己和雇主!
◆应如何去实现规划:
现在从社会和老师等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现在的学生太浮躁了。都希望通过一个学期、一年或一门课就达到怎样的高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在这四年踏踏实实的,在四年以后或十年以后,你会发现当年在大学里做的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做的。有些基本课程学生们总觉得没用,这也没用那也没用,总希望接受的是直接切入专业的东西,其实这是像修房子一样,基本课程是地基,地基不牢你专业知识学得再好也没用。
网友提问:你好!我是一名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对于上大学感到迷惑?原来以为上了大学,可以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赚很多的钱,报答父母的,可是现实却是,大学毕业就失业,报答父母更无处谈起,迷茫呀!
屠火明:所有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告诉我:只要是合格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努力工作,提职提薪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关键要静心尽力读好书,做好事。
网友提问:屠书记,您好,我很喜欢您这样开明的书记,通过微博和学生交流。想请问一下,当选择的工作很辛苦很累(超过人极限的累),又没有充实有意义的感觉时,是接着坚持下去呢,还是放弃,选择其他的?谢谢您了。
屠火明:我特别欣赏身上有六块肌肉的男生,记得有一次在拉萨碰到从成都骑自行车过去的一位大学生,他花了26天行程2000多公里,海拔提升3000多米,他告诉我,这样的经历终身受益。苦难是获得意义的途径之一。
网友提问:大学的课堂学校有多重要?课外学习有多重要呢?老师的引导重要吗?课外实践呢?大学的自由发展怎样才是自由了?怎样才是发展了呢?我是一名刚进入大四的学生,我应该怎样规划呢?
屠火明:看来同学的问题多哦,看来我们责任真大!大四了就象刘翔110栏最后的冲刺,什么时候抓紧时间做好规划,都来得及!
网友提问:老师好,我是一名毕业生,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干过一段时间技术工作,感觉不是很喜欢,每天对着图纸和电路板。后来做市场销售,发现自己不是很擅长和人打交道。现在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了,很迷茫?
屠火明:每个人在工作时都会面临不喜欢、不擅长、不会的工作,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个人的能力获得提升,自我不断完善,同时也培养出兴趣来。正如人生的梦想、现实和责任三个圈一样,每个人都希望三个圈的重合,但是在无法重合时,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现实,如果如此就一切OK!
◆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涯规划其实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曲。两者是衔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你只要大学生涯规划好了,职业规划也就相对简单了许多。如果在大学里面目标明确了,规划基本实现了,那么走到社会去就比较顺利了,职业的规划也就比较容易会实现。大学是个向社会过渡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知道社会还有很多变数,老师给你讲的都是一种理想状态,你必须要逐渐适应这个社会。
网友提问:屠书记,您好!我是工业的一名教师。很多同学把大学生涯规划与人生职业规划两个概念完全等同,部分同学认为“大学就是来玩的”“大学就是要多做兼职,学会赚钱”等观点。部分同学对于对其严格要求,施之以术的老师恰好不太喜欢!这正是学校学风好坏的重要体现。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屠火明:我们期待老师能对学生有更多的引导和启迪,大学期间学生有模糊的认识很正常,“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因此老师的职责也在此!
网友提问:公务员在大学生心里,感觉一种非常稳定可靠的出路,其实心里又非常排斥,但又觉得这样可以避免求职的风险和竞争,针对这种矛盾的心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屠火明:排斥什么?既然不是内心选择,那么随着你的心去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在于“不得已”,在“当其时”,做了“当其适”的事。
◆规划与生活:
好的规划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网友提问:屠书记,您作为学校的党委书记,在您有空余时间里,您会浪费时间吗?做那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屠火明:人生由两部分组成,工作与生活。如果生活中的时间是浪费的话,那么有一半多时间在浪费,但我为这浪费幸福着!
网友提问:屠书记您好,现在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避免,但我发现我身边很多大学生拿电脑上网基本都是打游戏看电影之类,对此我想问一下屠书记对我们大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网络这块地呀?如何运用网络提升自身?
屠火明:网络世界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但是绝对无法取代现实。很多人沉溺其中,实际是在寻找现实世界中缺失的东西,或许是“快乐”,或许是“成功”。其实,只要你愿意用心和努力,这些东西在现实中同样是可以获得的。我就是个微博控,感觉没有影响工作!
网友提问:屠书记您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开始恋爱了,还有一些学长已经搬出去同居了。我挺困惑的,这样对吗,会不会影响学习和以后的发展?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啊?
屠火明: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想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谈恋爱,而在于怎样谈恋爱。对于青春年少的你们来说,在大学里“遭遇爱情”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不反对恋爱,但主张顺其自然,不强求并把握好度。打个比喻吧,如果说学习是大学的必修课,那爱情则是选修课。
记者:就您自己所说,您是个微博控,可是在社会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拒绝甚至抵制微博,他们认为微博信息冗杂、真假难辨极易成为夸大社会事件和造谣的平台,您怎么看呢?
屠火明: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我个人而言,尝到了很多甜头,充分利用网络,与时俱进,对于自己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沟通网络的扩展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怎样充分用好网络来服务于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一直研究和考虑的问题。网络毕竟是工具,在使用工具的过程当中,你的行为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工具的性质是中性的,关键要看人。我个人在发言的过程当中肯定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对任何言论和报道负责任,二是对没有证实的事件绝不发表评论。所以有人因使用工具的人不对就去抵制工具肯定是缺乏思考的。
编后语:上世纪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大学的师生关系提出了这样的比喻,大学就像大海,校长、老师和学生都是水里的鱼,小鱼跟着大鱼游,游着游着,也就变成了大鱼。正是在从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借鉴,理解,模仿,而最终成才。
这次校党委书记与学生的“微对话”带给学生的决不仅是一次答疑解惑那么简单,而是对这所学校的认同与喜爱。“利用网络和学生沟通,在全国所有高校的书记里,我一定是排名靠前的。因为现在学生们都在用网络,而做学生工作的方式如果不能和学生的生活方式有所衔接的话,是必定要落伍的。”尽管,和学生面对面是需要勇气而且更需要本领的。正如屠书记在今年四月高调实名开微薄时写的一样,“亮出身份,实名制在QQ开围脖,真有点战战兢兢的哈。虽然我身处基层,不像蔡奇老师等工作那么重要,但要面对那么多的同学老师,面对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质疑,虽有思想准备但也无法一一有满意的回答……”其实,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他们期待更多的是关注,是为他们创设更多的“从游”的条件和机会。“我们庆幸遇到了一个这么亲切可爱的书记。我们也为成大而庆幸,因为她遇到了这么有活力的领导者。”这是学生记者在采访完屠火明书记后的感慨。是啊,对大学生来说,师长们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可能就会永远灿烂。
(编辑 杨春霞 责编 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