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生物产业学院 供稿)12月30日,我校选育的苦荞新品种“米荞1号”,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第八次会议审定合格,获颁新品种审定证书。
“米荞1号”为以赵钢教授为首的生物产业学院科研团队,在过去对苦荞育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技术和生物技术,通过对地方优质苦荞品种进行处理,选育获得。新品种为世界上首次获得的易去壳且高黄酮含量的优质苦荞品种,具有黄酮含量高、遗传稳定,种壳簿,且易去壳,出粉率高等优点,可用于作为生产苦荞米和苦荞黄酮类医药保健产品的专用品种,已在我国荞麦种植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受到农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以及国内外相关专家的高度重视。
据悉,苦荞由于集营养保健于一体,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国际市场销售的荞麦米基本上是甜荞生产的,苦荞由于外壳坚硬,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及我国许多科研院校多年研究尚未在育种和加工技术上取得突破。而“米荞1号”的育成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一是出米率高、二是品质优、三是适口性好、四是加工成本低,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