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文/实习记者 李菁菁 通讯员 曾文娟 图/李妍 唐锦华) 六十年,像一条河,有激流也有暖流;像一幅画,有冷色也有暖色;是一首歌,有低音也有高音;是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快乐。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9月18日下午3点半,原成都市文化局纪检组组长、原成都市川剧团团长徐仲旭来我校学术交流中心开展了一场关于“辉煌六十年——文化成都”主题的讲座,向同学们讲述了新中国多难的六十年,奔跑的六十年,辉煌的六十年。
成都市“五老”宣讲团、成都市老干部局副巡视员赵满明等六人,我校副校长柯玲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讲座。
此次成都市的宣讲活动由市委老干部局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中,适当遴选一批政治思想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群众威望较高、热心社会活动、本人愿意参加、健康状况许可的老年志愿者,深入我市部分机关、企业、学校或部队现身说法,对干部、职工、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改革开放等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家爱我中华,建设美好成都,为加快我市科学发展和灾后重建,推进试验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奋斗的工作热情。
“无论你学的是什么学科,都应知道历史,都应对历史有一个清晰扼要的脉络和坐标,有一个历史的引导。”徐仲旭现身说法,结合个人切实经历,回顾了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新中国六十年来的政治、经济、精神、文化、医疗、科学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新中国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最终弹出了世间的绝唱。中国从“东亚病夫”到“国际上的飒爽英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困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到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带来的硕果累累……
徐仲旭还结合我市实际和个人经历,畅谈了他自己丰富的文化工作经验和对成都历史文化的体悟。中国四川成都的国际熊猫节、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沙遗址、武候伺博物馆、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等文化都是成都文化的特色与标志,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听了徐仲旭老领导的报告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生动的一课使他们备受鼓舞。
在祖国的岁月里潜藏着许多瑰丽的东西,“铁马惊风,剑戟沉沙”,昨天虽画上了句号,却在今天和明天绽开了千年如花的笑靥。当新一天的阳光照临人间的时候,那支一直在炎黄子孙心底奏响的芦笛,又响彻了中国的大地。
(学生编辑 胡莹 责编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