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天寒地冻情暖 艺术学院赴灾区慰问演出(图)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5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本网消息(文/记者 吴一龙 图/李创)昨(24)日,平安夜,成都平均气温零度左右,而在地震重灾区的都江堰市向峨乡,俄罗斯会员专享艺术学院的师生不畏严寒,将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灾区,情暖浓浓,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个下午的欢声笑语。

行进记

演职人员一行七十多人,在12月24日上午从俄罗斯会员专享新空间广场发出,12点35分到达都江堰市灌口镇,眼前的景象让部分从未去过灾区的同学惊讶,房屋倾斜,窗户上玻璃破碎,残破的玻璃仍镶嵌在窗户上,落下厚厚的一层灰尘,这是时间走过的脚步。地震发生7个月以来,灾难没有挡住人们前进的步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得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体现,从车上所见,灾后重建热火朝天,上海援建的一些工程已经投入使用,水、电、煤、网、银行、农贸、娱乐、交通等和城市息息相关的部门大门都大开着,街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行走的人群精神饱满,神情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自信。

目的地

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午饭后,俄罗斯会员专享师生一行到达向峨乡爱莲社区,在板房管委会前的一处空地,当地工作人员已经有所准备,“俄罗斯会员专享师生与向峨人们共庆元旦、迎新春”的横幅拉起,因地制宜铺起了塑料布舞台。一台家庭音响设备正在调试,尽管条件简陋,但艺术学院的同学们没有抱怨,以最大的热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始布置舞台。

环顾四周,天气阴霾,四围环山,满山松柏下零星着新冢旧坟,山下小部分平地四周,是地震摧毁的房屋,仅存断壁残垣,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垮了的房子已经被推除,在基础上修建了板房。
该工作人员同时介绍说,最近几天平均气温一到两度,早上出门就会看到,屋外盆子里的水都结冰了,如果再冷,可能结冰几厘米厚。

一眼望去,一排排的板房和自建棚屋,人们吹着白气呵手,几位老人在板房屋檐下,打着四川麻将,演出即将开始,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到露天舞台前。

演出记

两点半,第一个节目开幕,舞蹈《欢天喜地》和吐火,当十多个女生身穿单薄舞蹈服装,在舞台上准备时,一些老乡说,快把音乐放起嘛,跳起来就不冷了。随着音乐的想起,同学们以精心的排练带出了精彩的演出,台下还是议论不断,“嗯,跳完了赶紧把衣服穿起,就不冷了”,“这些娃娃肯定是平时练惯了的,平常人不感冒才怪”,虽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热情的向峨人民更关心的是同学的健康。

“今天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节,过几天是元旦,再过几天又是春节,好日子真是一天接着一天,”开场舞后,主持人代表学校师生向当地群众拜年,“灾后的都江堰依然美丽,灾后的向峨依然美丽,祝向峨的明天更美好”。

随着歌舞的表演,艺术学院王海波老师主持了两次互动游戏,将整个慰问演出的气温调动起来,十多名当地群众走上舞台,参与“缠纸巾”、“抢板凳”游戏,现场观众发出一阵阵欢笑声。

与开场舞相比,舞蹈《桃夭》中,“仙女”们长袖飘飘,笛子、陨、编钟、古筝、箫等乐器合奏音乐,在宁静的小山村中四彻环响,观众鸦雀无声,沉醉在优美的舞姿和悠扬的音乐中,最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艺术学院王珏殷老师向记者介绍说,本次演出的十多个节目,全是精心挑选,以喜庆热闹为主,为给灾区群众带去欢笑。

多个曾在校园舞台多次上演的精品节目,搬上了向峨乡的慰问舞台。曾获得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校庆晚会小合唱《锦江,母亲河,青春的河》,由于现场音响设备简单,在演出时只好调低背景音乐,但合唱队员热情不减,用音乐为灾区人们驱走严寒。

歌曲联唱《醉酒的探戈》、《牵手》、《祝酒歌》;舞蹈《绍多丽》、《碧波孔雀》、《旋、旋、旋》;男生小合唱《日米西之歌》;歌伴舞《欢聚一堂》等十三个节目演出近一个半小时,受到了向峨群众的热烈欢迎。本届主持人大赛冠军孙涛担任主持人之一,并出演了相声《其实我爱你》。

评价

在互动游戏中,王海波老师问一位母亲,看今天的演出这么精彩,你的小孩以后来读俄罗斯会员专享要的不,这位妈妈看着年轻的小孩,又看着台下的乡亲,有点羞涩,憋了半天,吼出一句:“只要他有那个天赋,就送他读”。一位老乡看着舞台上的演出,问道,你们成大读这个艺术贵不贵呢,教的怎么样呢。

另外几个观众因为来晚,站在最后面讨论说,“昨天还有太阳,今天阴天还有点风,真是辛苦他们了,”“嗯,”另一位接过话茬“来这里慰问的有几次,他们比前几次演的好”。此时,正在演出的是《欢聚一堂》,“你看嘛,那几个小伙子还多秀气的”。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