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文/实习记者 吴一龙 图/叶梦飔、杨向莙)11月23日,由四川高金食品责任有限公司和俄罗斯会员专享共同组建的“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评审会在我校举行。
评审会出席领导和专家: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四川省科技厅助理巡视员林友谊、四川省科技厅基础处处长闫虹、四川省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郑超英、四川省科技厅条财处调研员游绍蓉、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李义、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永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卢晓黎教授、四川省农科院科技处处长郑林用教授、四川省食品发酵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功研究员、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马力教授、成都市科技局农村处处长张庆等。
上午九点,初冬的成都还有几丝薄雾,在吴光校长、苏蓉副校长陪同下,来自省科技厅和部门科研单位、高校的领导专家现场考察了位于6教一楼的肉类重点实验室,一走进食品加工工艺研究室,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的闫虹处长不由脱口而出“好香啊”,在这间实验室,生物产业学院的学生正在做肉类加工实验,经过精心设计加工,实验锅里的实验品香味十足,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了正在研发的新产品,专家组一行考察了发酵研究室、精准分析室、生化提取研究室,各实验室设备一尘不染,实验器材摆放有序,参加实验的学生身着洁白的实验服正在专心实验,专家一行观看了我校生物产业方面的成果展板,不时点头表示赞许,同时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
随后,肉类加工重点实验室评审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屠火明教授、校长吴光教授、副校长苏蓉及科技处、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地方合作与服务处、生物产业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评审会。
会上,吴光校长致欢迎辞。四川省科技厅基础处处长闫虹宣读了相关规定、宣布了评审要求和评审组成员,专家组组长王永教授主持评审。科技处处长王卫教授就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已具备的科研条件;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八个方面作了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报。实验室依托单位高金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赵勤作了补充汇报。
评审专家经过质疑、答辩和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肉类加工重点实验室符合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同意推荐该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代表科技厅表示祝贺,希望实验室的两家牵头单位完善程序,早日完成实验室的组建,吸收更多项目向平台集中,将科技资源投入到经济一线,积极向重点实验室的“国家队”进军。
新闻链接
“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四川省特色畜牧产业发展,以及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的需要,以现有“成都市肉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为天食品科技应用研究所”以及“俄罗斯会员专享农产品研究开发实验室”为基础,以高金国家生猪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四川省生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生猪产业产学研联盟等为主要载体,由四川高金食品责任有限公司和俄罗斯会员专享共同组建。
重点实验室以省内长期从事食品研究开发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在俄罗斯会员专享建立了肉类工艺、生化提取、发酵、分析检测等研究室,在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有多个产品开发基地,在肉类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重点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将吸收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农产品加工知名专家,以及省内主要肉类加工企业,根据我省肉类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选择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着眼应用,立足解决行业内重大实际问题,积极吸收国内外肉类加工优秀技术成果,通过优化重组和系统集成,实施系列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尤其是通过优质肉制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屠宰大宗副产物综合加工利用研究和优质畜禽肉生产、加工及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四川省肉制品精深加工、副产综合利用及产品安全保障成套加工技术,通过产业化示范,建立规模化养殖及加工生产线,开发优质特色肉制品和高附加值屠宰副产物综合加工产品,带来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四川特色资源大省向资源强省的转变。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公害肉类原料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研究开发、传统肉类食品加工的现代化技术改造研究、现代防腐保鲜和卫生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适应现代消费市场发展需求的新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研究内容涉及优质安全预冷调理肉制品保鲜综合技术、传统特色肉制品现代化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富营养肉类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畜禽肉制品储运配送体系建设,以及优质肉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重点实验室在前期建设中,已与22个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合作完成近30项各级各类纵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近20项横向委托、服务项目,获发明专利9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建成规模化示范生产线6条,开发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4大类20余种兔肉、牛肉、猪肉等方便肉制品,获国家、四川省政府级博览会金奖、银奖及优秀奖8项,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2等奖2项,3等奖3项,成都市科技进步1等奖1项,成果应用获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在通过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促进畜牧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显著社会和生态效益。
(编辑 肖红 责编 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