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早,静谧的校园因为新橙子的赴约而逐渐热闹起来。今天,学校2023级6065名本专科新生和1000名研究生新生从天南地北来,翻山越水相聚嘤鸣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上午10时,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清远前往各宿舍楼栋迎新点,检查指导各迎新点工作,了解新生报到数据,慰问奋战在迎新一线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王清远来到一食堂,查看食堂供餐情况,与正在用餐的新生和家人亲切交谈。“欢迎你们!”“感觉怎么样?”“适应吗?”王清远走进学生宿舍,与新生及其家人拉家常、做交流,仔细询问他们家乡何处、何时到校和入学感受、有哪些学习生活需求,并赠送“春燕爱心礼包”,与他们合影留念。“各方面好得很!”“志愿者学长学姐非常热情”,新生们高兴地对学校连连“点赞”!
在7栋2002、1017留学生寝室,王清远与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留学生新生和家长热情交谈,祝福他们入学愉快,学有所成,在跨文化学习交流中拓展视野增强本领,担当两国友谊的使者和桥梁。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C0423寝室,王清远与研究生新生周刚悦交流,回忆自己的求学岁月,勉励她新征程再奋进,坚定学术理想,追寻更高远的目标。
王清远感谢新生和家长信任和选择成大,向他们详细介绍学校近年发展情况、大运会中的成大作为,分享学校在“挑战杯”红色专项省赛一等奖及获奖总数位居川内高校第三的喜讯,表示学校迈入发展快车道,教学生活条件全方位提升,有力保障了学生在成大成长成才,学校未来会更好,希望同学们尽早适应大学生活节奏,积极面对人生新阶段的新挑战、拥抱新变化,在大学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和成长磨砺中“解锁”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校领导胡秀强、苏波、彭晓琳陪同检查和慰问。
温暖初见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大学”
清晨,早班的4号线就载着新生和“送学军团”向着目的地俄罗斯会员专享而来。熙熙攘攘的校门口,手推车一字排开,志愿者们忙碌着为刚刚抵达的新生转运行李。张澜大道口,18辆转运大巴满载乘客和行李鱼贯而出, 24辆校园交通车“小白龙”分两条线运行,将新生送至楼栋报到点……校园各处聚满了忙着打卡的新生家长们。早上8点,2023级制药工程研究生何雨辰完成报到,成为第一个完成报到的2023级新生。
对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新生刘奕君来说,大学的一切充满新鲜感。她和家人9月14日启程从山东抵达成都,并在报到前参观了校园。“我是知道成大后才了解到大运会的,当确定被俄罗斯会员专享录取,我越深入了解学校,越感到满意,这就是我的梦中情校。”刘奕君的爸爸刘金程说:“俄罗斯会员专享师资力量强,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各方面都非常优越。在入校前,我就跟班主任王任飞老师了解了学院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他非常耐心地说明解惑,孩子交到学校我放一百个心!”
与前几年不同的是,今年家长们可以陪着孩子进校,见证孩子走向新旅途的第一步,感受开学热闹的校园氛围。作为成都大运会结束后学校迎来的第一批学生,学校为满足家长们想逛逛大运村的愿望,特别组织新生家长观礼团。观礼团从南大门出发,先后参观大运村沙盘、图书馆、医疗中心、学生事务大厅、东盟美术馆,感受大运氛围,体验成大生活。2023级商务英语专业沈宣璐同学的家长陶成满说:“最大的感觉就是学校太大了,来之前都没想到会这么大。美术馆、医疗中心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设施齐全,现代大气,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太幸福了!”
“以前就听说了俄罗斯会员专享人文关怀有温度,这次报到孩子很早便接到了班助的通知,志愿者热情地帮着拿行李,我估算了一下从南门进宿舍没超过15分钟,整个报到非常顺畅方便。”2023 级法学专业李濡璇的家长说道。李濡璇说,“我很早之前就通过官方微博、公众号了解了成大,关注大运会,成大是理想中的大学,我梦想真成了。”
特色迎新 创意“见面礼”、入学式
在各楼栋迎新点,录取通知书、身份证……一件件材料在学院迎新志愿者手中核验, Q萌橙子卡套、雨伞,一份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递交到新生手中。充满学院特色的欢迎墙、合影牌,有趣的互动游戏和拍照打卡点……别出心裁的迎新布置吸引新生打卡。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精心准备了各具特色的“见面礼”,用热情与真诚欢迎新生的到来,让“鲜橙”们感受到来自学院的温暖,为他们的“大学第一天”留下美好记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迎新点现场进行汉服展示、毛笔手书、评书表演,充分彰显学院特色,给新生送上一份特别的“见面礼”。
外国语学院设置特别的“入学仪式”,邀新生写下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投进心愿箱,待四年后毕业时启封,让他们跨时空的对话,确立大学目标逐梦前行。
计算机学院结合专业特色,设置新生“拆红包”“画笑脸”互动游戏,红包打开获取的一个二进制号码可兑换专属入学礼品。
机械工程学院在迎新点展示近年毕业生及考研情况、学生党员先锋风采,以朋辈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向优秀看齐。
医学中心迎新主题桁架上,2023级的534名医学生的名字拼成了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学生到医学中心实训楼门口打卡寻找自己的名字,成为特别的入学式。
师范学院在楼栋入口设置三笔字、插花、手工等学生作品展示,抓住新生报到的窗口期,提高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认同。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通过举办新生家长交流会、与家长们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家校间的高质量互动。
商学院为所有新生赠送院服。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新生赠送“入学大礼包”,礼包内有院徽、院服、学院定制笔记本、帆布包,还有饱含温度的手写定制明信片。明信片由学长学姐拍摄的照片制成,并写上给新生的祝语赠予新生。定制的新生专属个人卡通形象亚克力冰箱贴,由新生本人粘贴在迎新桁架上,特别的入学式寓意“青马才俊八方奔赴集聚马院”。
热情暖心 高质高效
今年,学校第一次将新生集中到一天报到。热情暖心,畅通有序、高质高效,这是新生及家长对学校迎新工作的总印象。校门迎新引导点、行李转运点、楼栋迎新点、绿色通道申办点、医疗保障点、后勤服务点等点位迎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截至9月15日下午18时,新生报到率已达94.45% 。
今年是学校启动网上预报到第8年,迎新系统8.0再升级:用算法为新生匹配室友迎来2.0版本,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习惯、个人规划等维度设计选项23个,其中观测点13个,使室友推荐更加精准;强化家校互联互通,打造可视化的家校通1.0版本;优化信息收集反馈平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更加精准。
报到当天,学校在学生事务大厅设置绿色通道、资助政策咨询窗口,为申请资助的新生提供助学贷款咨询、办理服务。通过学校迎新系统面向全体新生发放《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问卷》,在问卷中植入“绿色通道”申请实现无差异化报到、“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回执码采集”零进站业务,大数据筛选邮寄“新生爱心大礼包”、发放“春燕爱心大礼包”、慰问金等方式探索“隐形、静默资助”迎新资助模式。
暑假期间,后勤、学工工作人员坚守在“村转校”一线,腾挪物资、复原寝室、墙面修补、排水清淤、家具维修……为新生们布置好温馨的家;报到当天,校团委共派出440名志愿者们提供公共区域的咨询答疑、校园引导、秩序维护、行李搬运分流等全方位的服务;后勤餐饮中心精心推出“迎新第一餐”,让新生和家人体验“舌尖上的成大”;保卫处做好门岗管理、交通引导、接送车辆停放,校园安保,保障人员和车辆有序通行,并联合十陵交警中队、十陵城管做好校园周边秩序维护。宿管人员在各楼栋迎新点发放一卡通、雨伞等物资,耐心指导新生入住,为他们解决住宿问题……张澜大道和新空间广场,国际教育项目宣传、防电信诈骗宣传、《档案里的红色成都》主题展览,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为学生开启精彩“大学第一课”。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亲爱的新成大人,让我们一起共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