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3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今年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计招生6100人,计划完成率100%,其中普通类招生5165人(含中外合作办学448人、国家专项30人、地方专项140人、乡村振兴专项7人、公费师范生60人、南疆单列计划8人、预科直升28人)、艺术类招生660人、体育类招生275人(含高水平运动队12人、中外合作办学53人),从录取考生数据来看,整体生源质量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录取分数再创新高
在川录取分数及排名稳中有升。今年我校在四川共计招收普通类本科学生402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65.97%,其中一本专业1862人,二本专业2484人。一本专业文科调档线548分,超一本线21分,较上一年度上涨6分,录取最低位次11312位,较上一年度提升871位;理科调档线548分,超一本线28分,较上一年度上涨7分,录取最低位次57301位,较上一年度提升2948位;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位列四川省高校第10位(含985、211高校),较2022年排位理科上升1位,创历史新高。二本专业文科调档线534分,超一本线7分,较上一年度上涨4分,录取最低位次17303位,较上一年度提升203位,理科调档线525分,超一本线5分,较上一年度上涨4分,录取最低位次79062位,较上一年度提升2880位。
2023年在川一本招生录取调档线排名

近五年在川录取调档线超一本省控线分差
省外生源质量提升显著。今年我校在29个外省(市、自治区)共计招生2076人,招生人数占比为34.03%。在14个高考改革省份中,广东、天津、江苏、福建、重庆、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湖南、湖北11个省份的录取调档线高于所在省份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重点线,8个省份的录取位次较去年都有所提升,录取位次提升较大的有:江苏物理提升11421位、广东物理提升7095位、湖南物理提升8777位、历史提升1385位、湖北物理提升6618位、历史提升2422位、福建历史提升1256位。在15个非高考改革省份中,除吉林、山西、甘肃(理工)、内蒙(理工)外,其他各省各批示录取调档线均超过所在省份一本线;11个省份生源质量较上一年都有显著提升,录取位次提升较大的有,山西理工科提升23343位、文科提升5243位、贵州理工科提升10559位、河南理工科提升8661位,文科提升1631位、云南理工科提升6939位,文科提升1940位、黑龙江理工科提升5596位、江西理工科提升3309位、文科提升1016位、甘肃理工科录取位次提升2384位。
2023年各省普通类录取情况统计表
省份
|
批次
|
科类
|
当前批次
省控线
|
一本线
重点线
|
录取
最低分
|
当前批次
分差
|
一本线
重点线
分差
|
四川
|
一本
|
理工
|
520
|
520
|
548
|
28
|
28
|
一本
|
文史
|
527
|
527
|
548
|
21
|
21
|
二本
|
理工
|
433
|
520
|
525
|
92
|
5
|
二本
|
文史
|
458
|
527
|
534
|
76
|
7
|
河南
|
一本
|
理工
|
514
|
514
|
568
|
54
|
54
|
一本
|
文史
|
547
|
547
|
580
|
33
|
33
|
甘肃
|
一本
|
理工
|
433
|
433
|
489
|
56
|
56
|
一本
|
文史
|
488
|
488
|
519
|
31
|
31
|
二本
|
理工
|
337
|
433
|
430
|
93
|
-3
|
二本
|
文史
|
420
|
488
|
502
|
82
|
14
|
云南
|
一本
|
理工
|
485
|
485
|
538
|
53
|
53
|
一本
|
文史
|
530
|
530
|
560
|
30
|
30
|
二本
|
理工
|
405
|
485
|
501
|
96
|
16
|
二本
|
文史
|
465
|
530
|
542
|
77
|
12
|
新疆
|
一本
|
理工
|
396
|
396
|
449
|
53
|
53
|
一本
|
文史
|
458
|
458
|
503
|
45
|
45
|
二本
|
理工
|
285
|
396
|
414
|
129
|
18
|
二本
|
文史
|
354
|
458
|
465
|
111
|
7
|
青海
|
一本
|
理工
|
330
|
330
|
394
|
64
|
64
|
一本
|
文史
|
406
|
406
|
451
|
45
|
45
|
安徽
|
二本
|
理工
|
427
|
482
|
496
|
69
|
14
|
二本
|
文史
|
440
|
495
|
497
|
57
|
2
|
广西
|
二本
|
理工
|
347
|
475
|
485
|
138
|
10
|
二本
|
文史
|
428
|
528
|
545
|
117
|
17
|
贵州
|
二本
|
理工
|
371
|
459
|
468
|
97
|
9
|
二本
|
文史
|
477
|
545
|
557
|
80
|
12
|
黑龙江
|
二本
|
理工
|
287
|
408
|
439
|
152
|
31
|
二本
|
文史
|
341
|
430
|
434
|
93
|
4
|
江西
|
二本
|
理工
|
445
|
518
|
521
|
76
|
3
|
二本
|
文史
|
472
|
533
|
545
|
73
|
12
|
吉林
|
二本
|
理工
|
292
|
463
|
440
|
148
|
-23
|
二本
|
文史
|
341
|
485
|
465
|
124
|
-20
|
山西
|
二本
|
理工
|
396
|
480
|
461
|
65
|
-19
|
二本
|
文史
|
418
|
490
|
478
|
60
|
-12
|
陕西
|
二本
|
理工
|
336
|
443
|
452
|
116
|
9
|
二本
|
文史
|
403
|
489
|
491
|
88
|
2
|
宁夏
|
二本
|
理工
|
340
|
397
|
406
|
66
|
9
|
二本
|
文史
|
421
|
488
|
492
|
71
|
4
|
内蒙
|
二本
|
理工
|
333
|
434
|
426
|
93
|
-8
|
二本
|
文史
|
379
|
468
|
477
|
98
|
9
|
北京
|
综改3+3
|
|
448
|
527
|
522
|
74
|
-5
|
天津
|
综改3+3
|
|
472
|
563
|
565
|
93
|
2
|
上海
|
综改3+3
|
|
405
|
504
|
443
|
38
|
-61
|
浙江
|
综改3+3
|
|
488
|
594
|
575
|
87
|
-19
|
海南
|
综改3+3
|
|
483
|
569
|
603
|
120
|
34
|
山东
|
综改3+3
|
|
443
|
520
|
540
|
97
|
20
|
广东
|
综改3+1+2
|
物理
|
439
|
539
|
554
|
115
|
15
|
综改3+1+2
|
历史
|
433
|
540
|
534
|
101
|
-6
|
福建
|
综改3+1+2
|
物理
|
431
|
518
|
535
|
104
|
17
|
综改3+1+2
|
历史
|
453
|
531
|
547
|
94
|
16
|
江苏
|
综改3+1+2
|
物理
|
448
|
512
|
543
|
95
|
31
|
综改3+1+2
|
历史
|
474
|
527
|
538
|
64
|
11
|
湖南
|
综改3+1+2
|
物理
|
415
|
477
|
544
|
129
|
67
|
综改3+1+2
|
历史
|
428
|
482
|
537
|
109
|
55
|
湖北
|
综改3+1+2
|
物理
|
424
|
525
|
551
|
127
|
26
|
综改3+1+2
|
历史
|
426
|
527
|
553
|
127
|
26
|
重庆
|
综改3+1+2
|
物理
|
406
|
468
|
466
|
60
|
-2
|
综改3+1+2
|
历史
|
407
|
480
|
506
|
99
|
26
|
河北
|
综改3+1+2
|
物理
|
439
|
492
|
533
|
94
|
41
|
综改3+1+2
|
历史
|
430
|
495
|
520
|
90
|
25
|
辽宁
|
综改3+1+2
|
物理
|
360
|
494
|
474
|
114
|
-20
|
综改3+1+2
|
文史
|
404
|
495
|
530
|
126
|
35
|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持续火热。今年在13个省份共计招收普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448人,考生关注度持续火热,录取分数不断提升。在四川,理科调档线为496分,超省控线63分,录取位次比2022年提高5786位,文科调档线513分,超省控线55分,录取位次与上一年度持平。在省外招生的12个省份中,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重庆、河北、山东、辽宁、福建10个省份录取调档线高于所在省份特殊类型控制线(重点线)。
热门专业报考热度持续提升。今年在全国30个省份录取专业热度排行中,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审计学、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体育教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10个专业报考热度高,考生1志愿报考率超过200%。
2023年度专业报考志愿热度排行榜
序号
|
校标专业名称
|
1志愿报考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考率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7
|
72
|
718.00%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30
|
62
|
532.00%
|
3
|
数字媒体技术
|
157
|
32
|
491.00%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261
|
60
|
435.00%
|
5
|
审计学
|
229
|
61
|
375.00%
|
6
|
汉语言文学
|
402
|
120
|
335.00%
|
7
|
临床医学
|
265
|
91
|
291.00%
|
8
|
体育教育
|
187
|
71
|
263.00%
|
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58
|
70
|
226.00%
|
10
|
口腔医学技术
|
67
|
30
|
223.00%
|
多措并举,招生宣传工作显实效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多措并举提升招生宣传的实效性。年初,学校制定了《俄罗斯会员专享2023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多次组织召开招生宣传工作专题会议,统筹安排招生宣传工作任务,创新渠道,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校-院-师-生”宣传体系联动建设,策划并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全面加强招生宣传,提高招生宣传传播力和学校影响力,为顺利完成本科招生计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渠道、扎实举措,全方位开展线上招生宣传工作。推出“筑梦青春、嘤鸣相召”学院专业展示系列宣传活动,为考生详细了解各学院专业提供了详实的视频资料,各学院书记、院长、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等积极参与网络节目录制22场;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及各学院制作学校宣传短视频、学院宣传短片百余个,充分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力,浏览量超过百万次;与四川教育电视台、四川交通广播教育频道、成都商报、360在线平台等深度合作,开展“院长带你看成大”、“专业大咖SHOW”、“学长学姐有话说”“学院环境展示”等系列直播活动100场,每场观看人数都有上万人,全方位解答了考生们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年度首继续启动中国移动合作开通云客服呼叫系统,高考咨询月日均接待考生电话咨询超5000+。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联动中学、师生共参,针对性开展线下招生宣传活动。构建校院充分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并进的“校-院-师-生”全方位矩阵式招生宣传体系,重点打造“校园开放日”、“优秀学子母校行”、“优质生源基地建设”、“讲好成大故事”等招生品牌活动。2023年以新高考改革背景为契机,开展“基地校走进来、学术咖走出去”主题活动,一方面邀请生源基地学校师生走进成大、体验大学生活;另一方面组织学院学术专家、教授、优秀教师深入优质生源基地开展新高考主题讲座、生涯规划指导、专业科普等系列活动。
2023年学校及各学院组织40余支招生宣传队伍分赴4省17市、累计前往47所优质生源高中进行招生宣传与咨询。招生巡展期间,约为三万名家长及学生解答我校招生情况,广大考生及家长们对我校表达了强烈的关注。招生咨询展进高中活动向考生和家长传递更有实效性的招生信息,打通招生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三届“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响应活动,共有来自21个学院近1500名学子以组队或个人参与的方式返家乡,回访母校500余所,为本届高考生做高考政策解读与招生宣讲。招生咨询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累计服务考生超20万人次,积极传递学校声音,及时服务考生与家长,为我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开展和录取高质量生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全方位服务广大考生
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录取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2023年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招生录取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年度招生工作,学校坚持阳光招生,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公开,全方位服务广大考生。
优化专业结构科学编制招生计划。今年新增化学、音乐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三个新专业,学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结合各专业师资情况、教学条件、就业情况及报考情况等,统筹谋划合理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增加特色优势专业招生计划,持续提升省外生源比例,增加省外招生专业数量,满足各地考生报考需求。
专心专注做好招生咨询服务。招生宣传期间,学校开通招生咨询热线,QQ群,设置机器人在线答疑、校内固定咨询点,参加教育部高考网上咨询周,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考生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招生录取期间,每天安排招生自愿者通过电话、QQ群、高招分答及时解答考生的咨询,通过学校本科招生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录取进度、录取查询和通知书邮寄等信息,全力做好考生咨询服务。
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按照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相关精神,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严把招生录取各个环节,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公开。
严格遵守招生录取工作“30个不得”禁令、招生工作人员“六不准”、高校招生“十严禁”,坚持阳光招生,公正录取,做到招生信息“十公开”。
在全校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2023年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优质的生源体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认可和期许,是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体现。接下来,学校将以四川省新高考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举措更实、责任更强、参与更广”的招生宣传长效机制,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工作机制,全力助推学校品牌形象的塑造,促进学校质量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学校生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