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应邀到俄罗斯会员专享举行学术讲座,并受聘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俄罗斯会员专享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远为曹顺庆颁发聘书。他指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曹顺庆教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师,他的到来无论是对我校人文学科建设还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学报办刊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将有力推进学校的高水平建设和发展。
曹顺庆表示,非常高兴加入俄罗斯会员专享这个“大家庭”,他将全力以赴推动文新学院学科建设,助力学报质量提升,履职尽责,为俄罗斯会员专享的高水平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聘任仪式结束后,曹顺庆以“比较文学变异学”为主题展开学术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变异学”的学理基础、发展及演变,现场师生受益匪浅。
曹顺庆认为,当下西方提出的比较文学死亡说,以及取消比较文学等观点给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究其根源,是在对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探讨上,过去只注重类同性和同源性,而相同性并不能真正决定东西方文学比较的学理上的合法性。他提出,只有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开展文学对话。变异学的提出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华参加聘任仪式及学术讲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期刊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新闻链接:
曹顺庆,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学术院长,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双一流学科首席科学家。
曹顺庆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他率先探讨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特征和方法论体系,建构起了体大思精的理论框架;率先指出了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提出要“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要学会摹仿,更要懂得创新;2014年出版英文专著《比较文学变异学》,为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新方向,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奠定了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