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文:李先丽图:刘羽宸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6日
李先丽 刘羽宸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李科
责编 李洁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我校师生积极关注两会、学习两会精神。大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途径,认真收看、收听两会报道。大家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贴近民生,贴近实际,务实理性,处处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鼓舞人心。

“双一流”大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地方高校的建设,这需要从国家及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分类分层管理、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转型发展是新时代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以俄罗斯会员专享为代表的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应找准自身定位,聚焦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成都市政协委员、民进俄罗斯会员专享支部副主委、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杜小丹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是对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育重要位置的肯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教育部发布《成都宣言》后,今年两会确定的鼓励以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一些措施,激励广大高校教师积极参加“三全育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  刘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大力减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政策的鼓励无异于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春天,将深度释怀科研工作者内心的焦虑,最大程度上释放科研工作者的研学动能,促进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

——成都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俄罗斯会员专享支社主委、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  张学权


作为一名高校法学教师,我最关注的两会话题是“法治中国”。当前,中国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点和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新时代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兴则国家新。法治与民生息息相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些改革发展中关乎民生的重点、难点、焦点,都要纳入法治轨道加以解决。本届两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再写恢弘篇章。
——法学院教师  廖峻

今年的全国两会,亮点多、实招多,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许多教育界别的两会委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相信俄罗斯会员专享一定会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每一位成大人立足本职,勇于进取,以校为家,团结协作,俄罗斯会员专享一定会实现”十年战略三步走”的宏伟目标。
——成都市人大代表、民盟俄罗斯会员专享委员会主委、师范学院副院长  桂世权

科技创新是驱动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的医药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蓬勃发展,医药事业蒸蒸日上。两会代表们为医药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畅所欲言,从积极影响医药企业发展的资金、空间、技术、政策、研发服务等关键问题出发,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川抗所的同事们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潜心钻研、开拓创新,做好科研本职工作,力争为学校高水平建设、为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美丽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川抗力量。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李俊龙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觉得大学取消清考制度对大学生是一种鞭策和约束。过去,由于有的大学生寄希望于清考和补考,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平时没有扎实学习,等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学的知识技能不足以立足于社会,却为时已晚,只能徒留遗憾。所谓的“快乐轻松的大学”并不是熬夜追剧、早上睡懒觉、宿舍打游戏的同时等待着外卖铃声的生活。取消大学清考制度,可以对大学学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我非常欢迎这项制度,让大学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学到真才实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  卢志昱

我最关注的是两会中关于就业的话题。今年的两会特别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作为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四生,我想这些提议也可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大学生也要抓住机遇,了解就业政策,明确就业方向,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在就业中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  林天翼


今年全国两会我最关心的民生话题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能亲身体会到国家在乡村振兴中付出的巨大努力,但现在我们国家的农村问题还很艰巨,脱贫攻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会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去,将自己的青春付诸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人民群众的奉献中得到充分体现。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学生  吴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更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家在农村,家里面也有了无线网络,费用非常便宜,我也能经常和老家的爷爷奶奶视频聊天,他们也能利用智能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又要降低,很多农村居民也不会担心流量费的问题,这是很暖心又很惠民的举措。
——商学院学生  林雪

我特别注意到今年两会强调的“创新,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职业教育被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今,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具备较好的教学条件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因为不断地创新,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地完善,不同种类的就业领域不断扩大,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董芮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在两会上说:“未成年人犯罪应受到制裁”。她表示,“刑法也应考虑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做相应的调整,这样能确保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得到相应的制裁而不是逍遥法外。”我认为这是个好建议。未成年不是犯罪的理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犯罪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让未成年人知道,做错事就是要自己承担!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纵容未成年人犯罪,修改法律迫在眉睫。
——法学院学生  吉祥

我关注了两会中关于“精准扶贫”的问题。两会报告中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回家也感觉到身边的环境变美了,邻居们也盖好了新房子,农村居民们也不用再“望楼兴叹”。有了精准扶贫,学校里也有国家助学金,也有一些很暖心的帮扶,这些政策确实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生  廖青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深化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这对于基层人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我爷爷就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他只是一个普通退休工人,每一次的医药费都无形地增加了他的压力,现在医疗费用被纳入医保,我感觉这一举措是很暖心、很幸福的。如今,我们的健康保障制度在基层不断推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学院(护理学院)学生  陈慧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取向。中国的不断向前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问题仍是工业文明发展留给我国的一道尚未真正破解的历史性难题,我们更应科学长远地看待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师范学院学生  杨莹

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我来自农村,经历过“大班额”,高三的时候,同学们的复习资料都用专门的箱子装起来,或是放在过道里面,或是放在桌子下面,活动十分不方便。就像陈宝生部长说的那样,大班额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这种现象必须坚决予以解决克服和消除。
——海外教育学院学生  陈莎

编辑:李科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