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探索和实践最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教学管理方式--唐毅谦副校长访谈

来源:《俄罗斯会员专享报》275期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8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教务工作的特点是琐碎、细致

  我在教务处做得最多的,是抓内部管理、抓建章立制,抓日常教学规范,抓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2007年10月,唐毅谦作为引进人才,从辽宁工业大学来到俄罗斯会员专享,2008年3月任学校教务处处长,从北国到南国,从自己生活工作十多年的地方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工作岗位,几乎没有适应的时间,“到一个新的地方,新的岗位,要实现一种真正的融入,最重要的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做教务处长更是如此,品尝了许多酸甜苦辣,自己也随着学校一同磨砺成长。”回想起在成大的工作生活,唐毅谦副校长有颇多感触。

  教务工作,琐碎而繁杂,唐毅谦任教务处处长时,学校才升本不久,还处于四校合并过程中,很多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办专科的层次上,很多规章制度没有贯彻执行,很多管理模式不适应一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我在教务处做得最多的,是抓内部管理、抓建章立制,抓日常教学规范,抓提高教学质量的硬指标建设。”这中间,有过许多阻力,但从来没有过停滞,有过许多脑力和体力上的付出,但从来没有过心理上的困惑。唐毅谦带领教务处的同志们,共同克服许多困难,共同面对许多不可能,“每年申报质量工程项目时,因为申报系统的原因,教务处同志经常加班到深夜,当夜深人静,完成了工作从办公楼里走出时,我们总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到现在我们还十分怀念这些一起加班的日子。”

  唐毅谦在成大工作的这几年,也正是学校发展最快的几年。2010年,我校质量工程建设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共计12项,在全省31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排名中,从2007年的倒数第一到2010年的第12位,质量工程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与质量工程建设相关,在2010年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所做的软实力排名中,成大上升了5位。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名单,我校榜上有名,成为四川省内八所卓越计划高校之一,喜讯传来,学校上下为之振奋。

  近年来,学校努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督导制度、干部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网络平台建设等相继推行,对教学、教师的管理和督促更加规范,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纵观近几年来我们教学质量建设上的成绩,唐毅谦总结了一句,“我们起步晚,差距大,但我们进步快。”

  教学质量硬指标的提升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让成大沿着一条建设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规范办学之路前行。作为教务处处长,在这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路上走得并不轻松,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但如今再来回想教学工作的成绩,唐毅谦讲得最多的是感动于团队的支持:“我现在还记得,刚到成大不久,就遇上了5.12地震,我们教务处全体人员在地震后混乱的几天里,没有能在家人的身边陪伴,而是逐一走访、记录学校教室受损情况,包括有无裂缝,裂缝大小、裂缝位置。把我们记录的近千条数据汇总到基建处做技术分析,为复课做着准备,当余震的警报解除,学生们到教室正常上课时,我们感到心里很踏实。”这种一定要把事情“做踏实”的工作态度,既体现出教务工作细致入微的特点,也彰显出唐毅谦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

教学管理的理想状态是管理制度成为摆设

  我心目中教学管理的最佳状态是各种规章制度自成系统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习惯,系统内部自主的、良性运转,一切的制度、规则仿佛都成为摆设。

  “最近,学校修订出台了一个可以说是成大历史上最严格的《教学违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次征求意见时各学院的反馈十分一致,坚决支持并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这是一个认识上的很大进步。接下来,我们要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当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形成习惯,我们的处罚措施无用武之地时,我们的教学管理才真正实现了规范管理。”唐毅谦心目中教学管理的理想状态是各种规章制度自成系统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习惯,系统内部自主的、良性运转,一切的制度、规则仿佛都成为摆设。

  唐毅谦的专业是控制科学与工程,这是一门研究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工科的学科特点是逻辑思维严密。从点到线,每一点都是十分精准的,否则就会出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对我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影响,工作中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注重细节,一个细节对管理部门可能不重要,但对学生就是大事,因此政策制定者一定要多角度思维,一切的科学都是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对教学管理来讲也不例外。”

  专业的熏陶和一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形成了唐毅谦严格的工作作风,严格是一种习惯,但决不刻板,决不僵化,决不墨守陈规。目前,我校的大专业平台建设就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其中涉及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11月1日上午,文化创意大专业平台实验班正式开班,在这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平台内,学生可以自由地转专业、选课、安排学习进程,培养方式更加自由,灵活,只要符合专业方向,适合产业需求和学生成长就好。“在规范管理的大原则下,我们系统内部可以追求政策和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各种教学行为规范与人才培养标准一致。按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科专业的发展来调整系统,让高等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为本,承担起高等院校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站得更高时,责任更大

  作为协助管理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应该是教学管理活动的设计者之一,要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敢于承担责任。 

 “做教务处处长时,工作更琐碎一些,做副校长,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在谈到从教务处长到副校长的身份转变时,唐毅谦首先说了这样一句话,“学校副校长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协助校长做好工作,要为校长做好参谋,副校长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之一,作为协助管理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应该是教学管理活动的设计者之一,要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敢于承担责任。”

  但是,高等教育随着人口增长减缓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效应在未来会越来越显现,唐毅谦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作为协助管理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唐毅谦坦言,在这方面,要探索和改革的地方还很多。目前,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定位已基本明确,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还不明显,因此,在教学管理上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能做到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探索和实践最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教学管理之路。

  目前全校上下正齐心协力迎接本科教学评估,这正是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检验。作为学校评建办公室副主任,唐毅谦在任副校长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学院走访调研,查找不足并与各学院共同探讨解决办法。目前,学校迎评工作正按照“理清思路、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的工作方针深入推进。“评估不是运动,是促进教学的长效机制,对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通过前期对教学原始资料的整理,我们梳理出许多问题;我们正通过调研制定相应政策弥补过去管理上的不足,如近期修订出台的《教学违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下一步的评估工作将按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进程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评估是管理的回归,评估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进行教学工作梳理,让大家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做好每件事,促进学校发展越来越好,学生前途越来越光明。”与唐毅谦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感染着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唐毅谦的QQ签名,他深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一定也是大多数人的教育理想。寻找最佳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最佳教学效果,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尽自己绵薄之力,不辜负民族,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
(文/春夏)


(编辑 练丰丽 责编 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