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徐涛 肖红 李洪
执行:陈明慧
采访、撰稿:陈明慧 学生记者:马云攀 谢丹 陈梦斯
今年是俄罗斯会员专享建校30周年。30年来,俄罗斯会员专享数易其址,始黉门街,后花圃路、荷花池,最终定址于十陵风景区。校区建设可谓一波三折。
截止目前,新校区二期建设进展如何,有哪些困难,怎样解决?......凡此种种,均为海内外校友、成大人和所有关心成大发展的人们所密切关注。为此,记者专访了分管新校区建设的苏蓉副校长,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李兴泉副主任和曾经参与新校区一期建设的前“迁建办公室”主任熊光海老师以及部分同学......。我们想以微薄之力去勾勒新校区建设的成大往事,以及正在发生的当下故事,还有图纸上和我们心里徐徐展开的明天。
从“黉门街”到“荷花池”
1978年初,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形势下,成都地区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成都在十年浩劫中也积压了大批无法上大学的社会青年。在国家政策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俄罗斯会员专享就此诞生,此时的成大以本科为主,兼办专科。校址临时设于成都市黉门街,以后又迁址花圃路、荷花池,校园环境逐渐改观,但终究场地狭小,发展受限。
黉门街校区:
1978年9月25日,在当时省市领导的统筹协调下,俄罗斯会员专享筹备组一行十余人在黉门街成都市教师进修学校门卫室旁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内站着召开了第一次筹建工作会。筹备建校号角吹响后,同志们开始了不分白天黑夜的废寝忘食地工作,以保证新生入校。一张桌子、两条凳子、一部电话就是当时筹建组的全部家当。
经过筹建组的不懈努力,8亩地、14间教室、10间平房、加上16中的一个食堂、2间教室,俄罗斯会员专享终于开张了。
花圃路校区:
1979年,初建的俄罗斯会员专享将高师班并入位于北门花圃路的成都市中教系统“毛泽东思想进修学习班”的政治培训基地,面积虽小,但总算不再到处求人借礼堂租教室,有了自己的教学点。
荷花池校区:
80年代初,市政府将位于火车北站东一路22号(荷花池)的成都市第八中学搬迁至一环路边,将黉门街校区与花圃路校区一起搬迁至第八中学原址。至此,俄罗斯会员专享初具规模,终于有了一处稳定的面积120余亩的教学场地。
迁建十陵
90年代初期,随着成都经济的发展,荷花池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周边环境越来越嘈杂,很不适合办学。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俄罗斯会员专享荷花池校区置换、异地迁校。为了做好前期工作,1996年学校成立了“俄罗斯会员专享迁建办公室”,在部队有11年基建工作经验的熊光海任迁建办公室主任。2000年4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原市长王荣轩为组长的“俄罗斯会员专享迁建领导小组”。选址几经周折,根据成都市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结合成大可持续发展需要,最终选择在十陵风景区置地千余亩作为迁建地。
2001年1月8日,新校建设工程奠基典礼在十陵隆重举行。2002年秋,投资近4亿,占地1001亩,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现代化设施齐备,智能化、园艺化设计,气度恢宏、动静融合的新成大,在成都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拔地而起!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蜀都向东向南发展的前沿;她是一首优美的旋律,校园中每一幢建筑,嘤鸣湖中每一朵浪花都是流动的音符。
“抠门的刘铭钦”
在原“迁建办公室”主任熊光海老师的叙述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兴建新校区一期的老领导刘铭钦。
按照当时规划,打算在俄罗斯会员专享行政楼顶楼修建一座每到整点都鸣钟一次的钟楼,一方面便于俄罗斯会员专享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让钟声成为十陵周边的一道风景。可是考虑到学校经费的问题,最终这位“抠门”的老领导还是取消了这一计划。
据熊老师回忆,俄罗斯会员专享一期异地迁建中,学校没有外借一分钱,甚至还节余了部分经费。
“108个孔桩”和“2根钢筋”
为了确保新校区建设施工质量,“迁建办”的老师们可谓呕心沥血。
当初修建新校区一期之时,这块土地地势低洼,地质结构疏松,淤泥很多,有的地方淤泥足足有十几米深。为了保证图书馆的承重力,建设方在图书馆下方打了直径为一米的108个孔桩灌注水泥,其中最浅的有14米,最深的有24米,学校质检人员经常下去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在图书馆竣工验收合格后,熊老师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百感交集,五十多岁的他在寻梦桥上大哭了一场。
还有一次,市教委领导来学校检查校区建设时,发现一座教学楼与施工图相比少了2根钢筋,“迁建办”立即决定全部停工检查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mp3”和“一棵纪念树”
兴建新校区一期,从真正动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只有短短的11个月,在这短短的11个月里,大家争分夺秒,没有周末和休息日,周一布置工作,周六汇报工作,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相当艰巨辛苦。
当时,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的“俄罗斯会员专享迁建领导小组”承诺要奖励参与新校区一期建设的学校工作人员,但是都被“抠门”的老领导留作学校的发展经费了,仅仅发给了每个参建人员一个mp3,而计划种植的一颗纪念树也取消了。
在熊光海老师饱含激情的叙述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前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