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徐涛 肖红 陈明慧
执行:陈明慧
采访、撰稿:陈明慧 学生记者:吴一龙 刘雨阳
前言:做这个特别策划的缘起,是2008年9月18日来自台湾的软件企业——昱泉集团全球营运总监汤昱仁先生开始在俄罗斯会员专享开课。邀请业界人士在学校做个讲座与大学生交流一下的做法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结果记者一打听,汤先生在俄罗斯会员专享居然不仅仅是做个讲座就完事,而是正儿八经的开起了选修课,足足要上一个学期。于是,记者来了兴致,这选修课要上些啥,怎么上,怎么考核,还有学校为什么选择了汤先生,请业界人士来校开选修课这种做法是短期行为还是将成为长期制度?进一步的,我们想到了俄罗斯会员专享这两年来一直在默默推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工程,不知道进展如何成果怎样……
接着就是广泛的采访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汤昱仁先生、选了这门选修课的学生、学校软件人才培养推进办公室主任汪令江、地方服务合作处副处长邱果……都被记者“纠缠”个不休。慢慢的,仿佛一小块一小块的拼图黏贴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崭新的图景。
链接:【特别策划】俄罗斯会员专享:绘制软件人才培养新图景(一)
成都软件人才培养的现实图景
资料显示, 2007年,成都市信息化推进和信息产业发展工作按照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应用和信息产业“三位一体”生态互动的思路不断地推进,软件产业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作为全国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7年,成都市引入了英特尔、微软等36家世界500强企业,华为、中兴通讯等国内知名IT企业也相继在成都设立了研发机构。应用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数字娱乐、IC设计到嵌入式软件六大领域实现了整体性推进、群体化发展。
2007年成都的软件从业人员为81450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约24800人,约占30%;应用推广服务人员约28800人,约占35%。根据预测,到2010年软件从业从员达20万人以上,按技术研发人员占30%计算,应有6万人以上,缺口约为3.5万人;本科学历按全国平均水平占60%以上计算,应达12万人以上,缺口约为7万人。平均每年需要增加2万名软件产业本科以上的人才,其中技术研发人才约1万人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设置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有420多个,每年有7万多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每年的毕业生按最高10%能够进入成都计算,每年缺口还有3000人。软件人才紧缺已成为抑制成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软件产业人才数量不足的同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加突出了产业发展与有效人才供给的矛盾。传统模式培养出的软件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不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了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大量的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对口工作的情况,高校学历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错位。由于这些问题,使培养出的软件人才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使得本来就不足的人才就更加缺乏。
成大模式:“平台+插件”
针对软件人才供需矛盾和高等教育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按照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教师与工程师紧密结合、实训基地与开发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项目研发紧密结合的原则,俄罗斯会员专享提出:重点构建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平台+插件”培养模式。
据俄罗斯会员专享软件人才培养推进办公室主任汪令江介绍,“平台+插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校的学科知识能力培养为平台,以IT企业的标准为插件,在完成学科教育,培养有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将软件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引进人才培养过程,使“平台”和“插件”形成一个软件人才培养整体方案。
关键词:叠加,双嵌入,产学衔接,校企合作,3+1,订单式,产销衔接
汪令江向记者讲起了“平台+插件”培养模式的六个特点: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岗前培训相“叠加”;企业标准模块“插件”融入学校学科教育,学历教育中的毕业实习与设计融入“插件”的“双嵌入式”特点;企业产业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的“产学衔接式”特点;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式”特点;前三年的校内教育与后一年的企业教育的“3+1式”特点;通过企业“插件”培训最后到企业就业,实现企业人才“订单式”培养和“产销衔接式”特点。记者注意到,“叠加,双嵌入,产学衔接,校企合作,3+1,订单式,产销衔接”这些有意思的字眼,鲜明地展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不过,贩卖概念诚然可行,市场选择才是真正的王道。而俄罗斯会员专享近两年涉软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似乎给了“平台+插件”培养模式添了底气。
游戏美术、游戏程序、游戏策划和游戏管理,汤昱仁告诉记者,这些都能放入课堂,不是只有简简单单的这门游戏测试,昱泉国际还有很多项目可以拿来走进校园,其中游戏管理全国没有学校开设,因为学校的老师只有传统的知识,没有和企业的行情进行沟通。
就汤昱仁的话来看,“平台+插件”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平台+插件”不仅仅针对毕业的学生,或将针对软件人才供需矛盾和高等教育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对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教师与工程师紧密结合、实训基地与开发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项目研发紧密结合将产生猛烈的冲击,最终构建一种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必也将对一所大学焕发新的魅力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