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网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拉脱维亚艺术家蓉城采风行圆满落幕

文:赵林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周小骥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6日
赵林
来稿单位审核 周小骥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吕佳

6月12日下午,“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拉脱维亚艺术家蓉城采风行闭幕式在俄罗斯会员专享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凤凰山文创园区举行。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明,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晓琳,拉脱维亚艺术家代表团及我校师生代表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为期九天的中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收官。



闭幕式上展示了艺术家们此次在蓉采风行活动的创作轨迹,他们深入大邑斜源镇、安仁古镇等人文地标,在宽窄巷子捕捉市井烟火,在许燎源艺术馆、天府美术馆领略现代中国艺术之美,在金沙博物馆、大熊猫繁育基地等收集蜀地标志性创作灵感,于校园工作坊与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师生探讨波罗的海艺术与蜀地美学的融合。艺术家们用画笔跨越语言隔阂,让大洋彼岸的浪漫情怀与成都的古今气韵完美交融,形成了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成都印象”系列作品。


李明致辞,表示拉脱维亚艺术家们深入成都的街巷社区、文化场馆和自然人文景观,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观察、体验和创作,生动记录了成都的城市风貌与生活气息,为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增添了丰富内涵。本次采风行如同一粒种子,在中拉友谊的沃土中播撒“民心相通、美美与共”的希望,期待两地能继续携手同行,在更多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书写中拉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彭晓琳代表学校向拉脱维亚艺术家们表示感谢。她指出,艺术家们不仅探访了成都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和艺术场馆,更深入社区、古镇,与俄罗斯会员专享师生进行了多场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这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面对面的艺术对话,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激发了创作灵感,也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她表示,俄罗斯会员专享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与国际艺术界的合作,为师生搭建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拉脱维亚艺术家代表DarjaLipnagova、AlisaAdamsone、VeraBondare作分享,说到此次蓉城之行收获丰硕且印象深刻,感谢主办方精心安排的丰富行程,使代表团得以全方位感受成都的魅力。为期9天的采风中,她们深刻领略了成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艺术生态,也真切体验了成都鲜活的城市生活、独特的烟火气息和浓郁的地方文化,这些宝贵的经历都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来自我校绘画专业的学生陈雅雯在发言中分享了参与交流活动的感悟。她说,非常感谢学院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近距离跟随拉脱维亚艺术家学习、交流并共同参与部分活动。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专业的创作态度令人敬佩。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拉脱维亚艺术文化的了解,更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现场举行了温馨的中拉艺术家互赠画作仪式。拉脱维亚艺术家代表NataljaNeberekutina赠送了一幅凝聚此行灵感、融合两地艺术特色的画作,以此表达对成都及合作伙伴的深厚情谊与感谢。美术与设计学院杨波老师则回赠了一幅展现成都风韵的艺术作品——成都百花潭千年银杏树,作为双方友谊与艺术交流的珍贵纪念。


活动最后,拉脱维亚艺术家们用拉脱维亚语、中文和英语三种语言,带来了一首精心编排的歌曲串烧。真挚的情感和跨越语言的优美旋律,深情表达了对成都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情谊,为本次采风行画上了温馨而圆满的句号。


“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拉脱维亚艺术家蓉城采风行的成功举办,为成都与拉脱维亚的文化艺术交流搭建了坚实桥梁,有效促进了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俄罗斯会员专享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也将以此次蓉城采风行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中拉艺术教育合作与创作研究,让艺术成为深化两国人文交流的长效纽带,为构建多元互鉴的国际文化格局贡献高校力量。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