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学校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

文:赵佳图:徐凯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9月5日上午,学校在学生活动中心演播厅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党委书记刘强总结了假期重点工作成效,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党委专职副书记胡秀强主持会议。全体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出席会议。


刘强说,成大师生在暑假期间围绕学科建设、招生就业、服务世运会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假期中奋战在一线的干部师生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假期重点工作成效时,刘强首先通报了学校取得的两项里程碑式突破:一是首次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二是首次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刘强说,这是学校几代人共同努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心聚力推进学科建设、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再上台阶。


刘强强调,目前高等教育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要在质量、特色、效率和内功上下狠力。他对年初制定的学校重点工作要点进行了梳理,要求各责任单位对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以“倒计时”状态提速滞后项目,确保年度目标高质量达成。


对新学期重点工作,刘强从以下十个方面安排部署:一要强化党建引领。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制度建设、宣传学习、干部配备等方面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工作;二要建立完善铸魂育才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内涵式发展,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行走的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推进美育校地共建开发,持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三要推进引才、用才、育才一体化。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育,完善团队引进和考核机制,精准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实人才强校工程实施办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师德示范项目品牌建设。四是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内涵建设,深化高品质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深化“张澜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人工智能+”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探索,全面推进本科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推进专业认证,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五是推进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一体化。推进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加快修订相关管理办法,重塑科研平台管理体系,完善科研机构分类梯次资助和考核体系,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和科学化考核。六是加强教育数字转型赋能。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推动AI技术场景应用。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修订教师教学智能评价体系改革方案,以赛促教,加速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评价精准化。七是提质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推进相关项目申报建设,加大外籍专家引进力度,探索建设高层次人才海外工作站,拓展多领域多层次联合培养项目,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校内教师与高端外专开展高质量科研合作。八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加强二级单位网站和新媒体建设运行管理,推动成都市网信人才培养基地落地落实,推进校园文化载体和设施建设,做优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推进图书馆艺术学科分馆内涵建设,做好新生阅读启学系列活动。九要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总结“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建立数据会审、共享工作机制,开展核心竞争力数据指标监测,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十是提升幸福成大品质。始终把毕业生就业作为最大民生,持续开展“五跑”行动,提升校友服务水平,拓展办学资源。加强校园非机动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动解决师生安全通行问题,科学规划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打造“110”警务服务品牌。


胡秀强要求参会人员要深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各单位要全面对照分析,找差距补短板,狠抓落实举措。


全体中层干部、学科专业带头人、博导,引进人才代表,全体辅导员,各学院三办主任参加会议。


附:17项暑期重要成绩和重大进展

1.首次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

2.首次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

3.5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正在公示),4门课程入选省级高阶课程立项,入选省级“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1个。

4.学生暑期获国家级奖项151项(含特等2项、一等23项)、省级奖项884项。

5.男、女足成员参加国家第十五届运动会沙滩足球比赛,斩获一金一铜;学校跳绳队在2025年全国跳绳联赛获取17金、6银、1铜的优异成绩。选送教练1名、队员16名支持中国国家棍网球和飞盘队建设,助力两支国家队获得世运会第八名。

6.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54项,同比增长69%。

7.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第813位,较去年上升65位,连续三年攀升。ESI综合国际排名1754名,国内排名196名,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

8.首次作为牵头单位入围省级“揭榜挂帅”项目。

9.“重大危险源测控与灾害事故应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功纳入省重点实验室序列;2个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培育库。

10.《中国抗生素杂志》连续第四次入选CSCD核心库,专业领域话语权持续提升。

11.派超640师生深度服务世运会,组织“汉语桥”活动,支持国家队建设。

12.获批成都市“立园满园”工作站建设项目1项,与四川省蒲江县经开区产业园、成都市新川创新科技园、徽通科技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3.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送教上门,完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师西藏专项培训。

14.成功承办多个国家级、省级重要学术会议。

15.与英国斯特灵大学签署2个硕士项目协议,修订学院章程;深化中非合作,与塞舌尔大学签署备忘录。

16.入选“中高计划”,首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本科专业合作办学;新招留学生160人。

17.大学生合唱团代表四川参加国家级外事活动之“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在重要场馆独立演出获高度评价。

编辑:赵佳责编:吕佳